请问,WTO下的中国电影市场真的要全面开放吗?那国产电影的出路何在?
1994年外国大片首次进入中国,《亡命天涯》在内地当时引起中国电影界相当大恐慌,本土电影比外国大片差的不是一点半点。不过,当时的引进名额每年仅10部,平均每月不到1部,因此对国产电影的冲击相对较小。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,根据“入关”时的承诺,中国每年的进口大片(其中主要是美国片)从10部提升至20部,3年内达到50部。因此最近几年,中国每年的进口片总额大约就是50部,除了20部分账大片,还有30部电影以“批片”(被中国买断版权)的形式引进。从今年开始,进口分账大片的名额将提升至34部,加上30部批片,每年进口片的总额将超过60部,平均每个月都超过5部,和18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。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:一方面,国产片面临的竞争空前加大;另一方面,这对中国电影也是一大机遇。综合看来,利大于弊。对于民众来说,每天看那些国产的小兵张嘎也很没意思不是?想要变强,需要充分竞争,国产电影的出路在于提高质量,那些半个月就完成的剧本本应淘汰。
抗战剧、谍战剧的剧情为什么那么垃圾?
1、美国是编剧主导,基本上片子怎么样,看剧本就知道了!而中国是导演主导(甚至是投资人主导,投资人都是外行,却能指手画脚),这样就导致垃圾片横行。还有大量更垃圾的连播出的资格都没有
2、剧本需要不断打磨,问题是编剧拿的钱,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(而明星则拿的很多),怎么可能仔细打磨剧本
3、谍 战距离现实较远,一般编剧只能靠臆 想,编出来的自然离真的谍战十万八千里。
例子:
以前电影例如《永不消失的电波》,剧本是国 家 安 全 部一位了解主角李白生平的人士提供的素材,导演和演员到烈士居住、工作、关押的地方参考揣摩剧情!
现在哪有这么敬业的演员??????
现在的演员,有的演戏带七八个随从和替身;有的全程抠图;有的11秒的戏拿0.6亿片酬;有的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就是没有敬业的演员。